到底是谁?把水口中心小校全校千多个孩子都给惹哭了?
有图有真相,抵赖不了。
又是谁这么调皮?把老师也给惹得内牛满面?
同样有图有真相……
真 相
终于,我找到了真相。
这个真相就是一个女人。
女人不是专门让男人流泪的么?
她把这么多人弄哭干什么?
她带着全校孩子唱起了《跪羊图》,小羊求哺必跪母以求之。一首《跪羊图》,加以一段引导的话,把平常沉睡在孩子们心中的孝感都翻了出来。平时对父母呼呼喝喝的孩子,平时讨厌父母啰嗦的孩子……在这一刻,真切地认识到了什么才是亲思!
孩子们跑到家长身边,鞠躬,然后感谢父母恩……于是,孩子哭了,孩子的家长也哭了!场面令人感动。
羊羔尚且跪哺人何以堪?血浓于水铭记亲恩
孩子生病时,多少个不眠之夜的伺候……孩子上学时,多少风雨兼程的陪伴……为筹孩子上学的费用,多少个锄禾日当午的劳作……为了给予孩子美好的生活,为了培养孩子,多少汗滴禾下土?外出打拼的父母,接到的电话中只要传来一句“孩子不舒服”便终日忧心如焚……
平时,孩子见惯了,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一切都是应该的。孩子经过一个女人诱发后,当他认识到,这亲恩的深厚,唯有泪水,才能变成浇灌亲情的甘露……
血浓于水,亲情的泪。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不是专门去把男人弄哭的女人,
这个把孩子、家长、老师都弄哭的女人,
是谁?
是她!
她叫杨珍。
信宜市养正国学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
10月13日,水口镇中心小学(原到永小学)举行了“弘扬中华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讲堂,将中华传统文化带进校园,对全校学生和家长进行孝亲尊师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教育。
该讲堂获得社会人士广泛支持。信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多名领导到场支持,信宜义工团到场协助,还有爱心人士出资捐书《弟子规》共千多本…… 主讲老师,是信宜市养正国学教育的杨珍老师。
杨老师以《弟子规》作为本次讲堂”孝亲尊师“的主讲内容。她精彩的讲学,搏得师生们热烈的掌声。在带着全场唱起《跪羊图》时,学生与家长都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国学的魅力。
中场休息后,信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也上台发表讲话。讲话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本次国学讲堂的实际意义。
在讲堂后半段时间,杨老师将《弟子规》的中华传统感恩文化推向高潮。在杨老师的讲导下,全校学生理解了老师的付出,体会了老师为人师表的艰辛。全校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上到台前,学生集体向老师鞠躬谢师后,再纷纷走到教导过自己的老师跟前鞠躬。 孩子们,为老师的辛勤付出感动落泪,老师们却为孩子的懂事而欣慰落泪。 这一次,泪水,变成了浇灌师生情最好的甘露。
看着这些天真的面孔感动着这些纯真的泪水中国人 中国梦怎能容许国学教育的缺失?感谢信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水口镇中心小学组织的这次国学教育,感谢热心人士捐献的《弟子规》和大力支持,让我们发现了我们内心对中华传统文化、对国学的需求。
今年五月份,新华网曾转载过一篇来自《光明日报》的关于国学的报道《国学是社会不可缺失的精神传统》,笔者阅后甚是感概。
当中一些精彩言论,现摘录如下: “发现一个鲜明的对比: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还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方面的院士,但凡年逾耄耋者几乎都能写得一手好文章,且言谈举止之间,百家学说、文学典故常常信手拈来。反观现今的许多中文系毕业生,甚至连一则简单的信函都写不清楚,更不要说言谈时引经据典,借古喻今了。这种能力的退化,恐怕与当下国学教育的缺失有关。”
“现今我国基础教育与国际接轨有余,体现本国特色不足,以至于很多孩子英文很溜,国文却一团糟。至于说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研究,更是不提也罢,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著名学者邓实总结得更为直白:“国学者何?一国所自有之学也。国学者,与有国以俱来,本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诚如斯言,国学不是游离于国民文化和教育体系之外的“附着”,而是我们这个民族一以贯之的价值观、道德伦理观的思想集合,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和传统。
“君子生是国则通是学,爱其国则爱其学。”国学以及其所体现的传统价值观、伦理观昔人需要、今人需要、后人仍然需要,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让水口镇中心小学逾一千五百多人流泪的,或许不是一个女人,而是中华传统国学文化的魅力。
|